硕士生黄政和左银泽副教授、颜蔚研究员在能源材料领域知名期刊 《Nano Energy》发表重要成果
作者:院办公室 时间:2025-04-08 点击数:
近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在锂硫电池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相关成果以“Activated d-Electrons of p-Block Metals by Reconfigured Electron Spin for Kinetically Boosting Sulfur Conversion of Lithium-Sulfur Batteries”为题发表于能源材料领域《Nano Energy》期刊(影响因子16.3,中科院二区)。
锂硫(Li-S)电池因其拥有高理论能量密度(2600Wh kg-1)、天然储备丰富、硫的生态友好性和低成本而成为有前途的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锂硫电池中硫还原反应(SRR)电化学动力学缓慢导致的可溶性多硫化物锂(LiPSs)的“穿梭效应”严重影响了电池的性能和耐久性,这严重限制了锂硫电池的大规模实际应用。为了促进锂硫电池的研究和发展,本文通过配位工程,利用P掺杂和硫空位(P-In2S3-x)制备了非对称配位的三硫化二铟(P-In2S3-x)。系统地综述了P掺杂及S空位p区金属硫化物电子自旋形态的改变,详细分析了配位作用对轨道杂化和电子自旋的影响规律,以及相应的催化机制,这项工作为硫还原反应中p区金属的电子行为和轨道相互作用提供了见解,为设计高性能锂硫电池的p区金属催化剂提供了途径。

我院2023级硕士生黄政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为第一单位。论文得到福州大学左银泽副教授、颜蔚研究员、张久俊院士的共同指导。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5.11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