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顺利召开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催化剂及膜电极学术研讨会

作者:院办公室 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2025510日,由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支持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T-PEMFC)催化剂及膜电极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阳光科技大厦二楼报告厅召开。

开幕式由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三院院士、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久俊教授主持。项目主要参与人、福州大学副校长王心晨教授代表学校对莅临本次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们长期以来对福州大学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王心晨副校长指出:燃料电池技术是实现能源清洁化转型的关键突破口,福州大学项目团队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学校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福建省打造新能源产业高地注入新动能。王心晨副校长同时介绍了学校材料学科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天津大学焦魁教授、同济大学明平文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卢善富教授、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李南文研究员、东北师范大学呼微教授、江苏大学苏华能教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夏章讯研究员、湖南大学陶李副教授等知名专家出席论坛并作报告。本次论坛聚焦全球能源转型核心技术领域,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他们围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首批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团队试点项目(高温PEM燃料电池用非贵金属与非碳载体一体化的催化剂和膜电极研究)展开深度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创新。各氢能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从催化剂活性提升的前沿策略到膜电极耐久性突破的关键路径,从氢能高效利用的理论创新到能源转化技术的工程实践,每一场报告都是对能源未来的精准解码,既展现了学术研究的深度,更勾勒出产业应用的蓝图。

此外,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科研团队在会上展示了其在燃料电池催化剂设计与合成,多孔电极界面结构设计等方向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些创新成果为突破HT-PEMFC商业化瓶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受到与会专家高度评价。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转型,HT-PEMFC凭借其耐杂质毒化能力强和能量密度高的优势,被视为下一代燃料电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本次研讨会搭建了前沿科学的共享平台,深化了经验交流和学术分享,对共同推动地区材料产业低碳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 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地址: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阳光科技大厦9楼 350108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