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生汪鸿遥研究成果在《eTransportation》杂志发表

作者:院办公室 时间:2024-01-08 点击数:

近日,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在固态锂金属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olid-state electrolytes based o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nabling high-performanc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Funda-mental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为题发表于《eTransportation》(TOP期刊,JCR 1区,IF=11.9)。

全固态锂电池(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 ASSLBs)由于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被认为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关键储能技术。作为全固态锂电的核心部件,固态电解质的发展受到科研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除了对现有无机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和无机/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等三类主要固态电解质进行优化之外,开发新型高性能固态电解质也是该领域的重要拓展方向。

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丰富多孔、有序通道、功能可调等结构特征,正在成为能量存储与转换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将MOFs应用于固态电解质中具有改善固态电解质各方面关键性能的巨大潜力,包括提高离子导电性、增强机械强度、优化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及改善界面接触。随着近年来MOFs基固态电解质(MSSEs)相关研究成果的大量发表,急需对其进行总结,以促进该类材料的快速发展和拓展应用。

基于此,本研究系统介绍了固态锂金属电池中MSSEs的最新研究进展。具体综述总结了MSSEs的分类和组成、发展历史和制备方法,并从Neat MOFsAnions MOFsIL@MOFsMOFs/polymerMOFs/multi-component等五个方面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尤其重点介绍了MOFsMSSEs的性能提升作用机制,最后对MSSEs研究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五类MOFs基固态电解质的优势与挑战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22级硕士生汪鸿遥,通讯作者为郑云教授,颜蔚教授,张久俊院士。该项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22250710676)的资助。

论文来源:Wang H, Duan S, Zheng Y, et al. Solid-state electrolytes based o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enabling high-performance lithium-metal batteries: Fundamentals,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J]. eTransportation, 2023.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tran.2024.100311

版权所有: 福州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研究院

地址: 福州大学旗山校区阳光科技大厦9楼 350108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